重庆体育力量|何烽:一双拳头,打出一片天
发布时间:2025-10-23
编者按
2025年,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公布,对5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。
新时代重庆体育人使命在肩、奋斗有我。从训练场到赛场、从全国赛事到奥运舞台、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……他们用汗水讲述自己的故事,用体育诠释着“坚韧、忠勇、开放、争先”的重庆城市精神。
重庆市体育局联合上游新闻推出“重庆体育力量”专题报道,讲述他们助力重庆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的“体育人生”。
重庆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武术散打馆,25岁的重庆武术散打运动员何烽摘下拳套,每个指关节都有大面积的红肿——这是长期训练、比赛导致的,“有时候训练强度太大,吃饭的时候手都抖得不行。”就是凭借这双拳头,何烽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。
好动的孩子,戴上拳套
“小时候比较爱运动,12岁接触到武术散打这个项目,从此就走上了这条路。”何烽是个俊朗的小伙子,性格沉稳言语不多的他,回忆起自己的拼搏之路。
何烽(蓝)在成都大运会武术散打男子70公斤级决赛中。
“我并不是那种天赋异禀的选手,无论是青少年比赛还是成年比赛,我的比赛之路都比较坎坷,用‘菜鸟’形容也不为过。”
据何烽回忆,2015年,15岁的他被恩师何光荣从江西老家招入重庆散打队,苦练了一年多后,准备在2016年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崭露头角。没想到第一次参赛的他过于紧张,首场比赛就被对手击败,2017年和2018年的全国比赛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。
但重庆市武管中心领导和教练都很看好何烽的潜力,给予了充分的信任:“这个孩子比较有灵性,无论是反应、速度、灵敏度、爆发力都比较好,我们一直相信他能出成绩。”
何烽(蓝)在杭州亚运会武术散打男子70公斤级决赛中。
经过三年的沉淀和积累,2019年成为何烽的转折之年:他先是2019年全国散打冠军赛爆冷,夺得男子65公斤级季军,并凭借此成绩入选国家队;随后又在2019年上合组织国际武术散打争霸赛中首次披上国家队战袍,并夺得男子65公斤级冠军。首次入选国家队就夺冠的经历,让何烽积累起足够的信心。
2023年,何烽迎来爆发。
8月3日,何烽夺得了成都大运会武术散打男子70公斤级的金牌,获得个人的首个世界大赛冠军。时隔不到两个月,何烽在杭州亚运会武术散打男子70公斤级决赛中,击败了已经连续三届亚运会夺冠的穆赫辛·穆罕默德·赛义菲,夺得个人首枚亚运会金牌。
“我的目标就是金牌,我想站在最高领奖台上,为国争光,为重庆添彩!”何烽表示道。
何烽夺得杭州亚运会武术散打男子70公斤级金牌。
红肿的指关节,是长年搏击的印记
摘下拳套,何烽指关节都有大面积的红肿,“长期戴着拳套训练比赛就会这样,有时候训练强度太大,吃饭的时候手都抖得不行,筷子都拿不住,调整两天才能恢复过来。”
何烽在训练中。
苦练是何烽的日常。
夺得成都大运会冠军后,何烽立刻赶到杭州备战亚运会,有段时间训练特别艰苦,他表示,“苦得我都麻木了,但坚持不住的时候我会问问自己:努力和遗憾哪个更痛。”
“汗水不会辜负你的努力。”何烽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晒得最多的就是自己训练的内容,而他最爱干的事就是脱下自己的浸透汗水的训练服,对着水桶用力拧干。杭州亚运会夺冠后,何烽也感慨,“这块金牌也是对我这段时间认真训练的一个交代。”
春节无休,全力备战十五运会
戴上拳套,何烽目标瞄准下一个赛场。
目前,何烽正在全力备战将于今年11月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十五运会”),每天他都会带着一个700毫升的杯子到训练场,“训练会大量出汗,因此需要补充水分。”何烽介绍,一天训练下来,自己能喝3到4瓶水。
何烽和队友们在训练中。
在今年春节这个本应与家人团聚的时刻,何烽也选择了留在训练场上,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最后的冲刺,整个春节期间,他只在大年三十和初一休息了半天,其余时间都在训练。
“十五运会即将到来,只有努力训练才对得起教练和重庆对我的信任,我不想休息,也不敢休息,就想在十五运会上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拿出来,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,在比赛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。”
“何烽拿过全国冠军,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,亚运会冠军,现在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,我们正在准备,在十五运会全力以赴!”教练何光荣始终对何烽充满信心。
上游新闻记者 包靖 摄影 冉文 钱波 剪辑 徐长新